「空氣草──當代藝術中的論述力」講座

2017/
12/28 . PM 13:00~15:00⎥ 講者:王聖閎、陳貺怡、簡麗庭

 

講者:簡麗庭老師(右)、陳貺怡老師(中)、王聖閎老師(左)

什麼是論述力?當代藝術中的論述力又是什麼?
陳貺怡老師以藝術史學觀,先就傅柯(Michel Foucault)考察「論述」(discours)構成的歷史條件,將論述作為一複雜主體,既是知識的生產與實踐,亦受制於各個時代的認知模式(權力)所支配,延伸至展覽作為一種論述形式,不只和藝術創作相關,更拓及政治、經濟及社會等領域之權力關係。接著探索博物館作為總體藝術的歷史脈絡,往上追溯至1849年華格納(Richard Wagner) 提出「 總體藝術」(Gesamtkunstwerk: Total Artwork)為人民而作,亦為人民所作(for people, by people)的概念,於一百多年後,博物館承繼了華格納的野心,跨域或知識系統的涵括成為1990年後的世界趨勢,2007年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(Tate Modern Museum)所策劃的《世界是一個舞台(The World as a Stage)》達到一個界標,並透過觀眾參與加深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呼應華格納的概念精神。論述作為一種實踐與形構,在全球化、後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語境下,反觀「空氣草」甚而其他展覽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困境。

講者:陳貺怡老師

王聖閎老師則以藝評家的角度出發,透過對環境的觀察,聚焦於「原生性」的藝術理論,並在論述中與過去之評論進行隱性的對話。在觀察臺灣展覽生態中,反思超級策展人成為臺灣展覽論述創造者的嫁接模式、進而尋找在知識架構的夾縫中,如何經歷轉譯再轉譯的過程,回歸自身的思考。並例舉由龔卓軍等策劃的「近未來的交陪: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」,先進行田野調查填補藝術史和論述的空缺才讓展覽進場的模式,尋找在地的話語結構,但並非只是本位思想更是積極向外推展的語境思考。同時,「空氣草」展覽亦在向外對話中成為向內的養份,展開一種自由的可能性,既是創作主體的自由,亦是文化意識主體自由的想像。雖然眼下的當地藝術史和策展論述史,以市場經濟比喻,好像歐元、英鎊、美金對上台幣的狀態,但論述對話確實存在,需要持續「接力」以形構未來。

講者:王聖閎老師

簡麗庭老師則以策展人兼藝評家的觀察,深入淺出地指出論述的功能,具有界定範圍並給出詮釋可能的認知功能,以及形構系統化的操作,定出明確方向的教育功能,還有體現文化思維議題的社會功能。論述,恢復自藝術存在以來即存在的能力——研究的能力,並在今日觀念化現象層出不窮中,扮演重要詮釋的角色。論述,回應媒體情境的轉化,不再是安身於閣樓的書寫,而是面對媒體的討論。論述,更牽涉某種創造性的表達,比如以概念的發明爭奪話語權,又比如某種連結的發明,還有透過獨特的語言形式的自我發明。至於跨領域的跨越,他認為需要兩種專業的態度,一個是全人的態度,如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身兼多職,什麼都可以做且做什麼像什麼;另一個是以強大的自我意識介入其他領域,什麼都可以嘗試,創作出來的卻不似原來風貌,但能形構全新面貌。根據以上兩個概念,跨域可發展為並置的專業此種模式,或是跨領域的雜揉,即一個發生化學變化的複合狀態。至於原生性理論論述的實踐,涉及體制與方法論的限制,仍有許多現實情境待考量。

講者:簡麗庭老師

策展人張君懿以放風箏的比喻回應這場精彩的講座,她說策展一如放風箏,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遠方,去想像三十年、五十年后的藝術實踐領域可能是、或可以是什麼樣的形態,同時還須去注意許多關於風起、風向,地面是否平坦等等現實的考量。她期望這株「空氣草」能迎風而起,讓展覽效應及理論的探索持續發酵,耕耘出一片富孕育力的藝術實踐田野。

講座現場

 

主持人:張韻婷老師(左)、策展人:張君懿老師(中)

 

講座合照|講者、策展人、與會來賓

 

 

/ 空氣草——當代藝術中的展演力 /
────
展覽期間:2017/11/16(四)-2018/1/14(日)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11:00-17:00 (週一休館)
展覽地點: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、北區藝術聚落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
────
Photo © 劉薳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