縫縫工作室 (黃萱+施絜晴+姚玟+游蓁榆)

作品導覽

《縫縫屋》,2017年,行為表演、工作坊,尺寸依場地而定

北區藝術聚落 G

縫(ㄈㄥˊ)縫(ㄈㄥˋ),四位創作面向迥異的成員進駐一間位於大觀路一段的老眷舍,在複雜的空間結構與富有時間感的家屋內,發展出各具特質的作品。同時,她們也在彼此間探索縫隙,透過共同創作的模式,尋找穿梭於縫隙之間的無形之線,形成一種既封閉又流通的狀態。縫縫,是一種持續運動中的狀態,在展期間,她們透過人的進駐、事件的製造以及他者的介入,持續活化此家屋。

人的進場如同一種「工作狀態」的不斷進行:表演者的進場並非以單次性的模式存在,而是以身體作為媒介保持著表演中亦如工作中的姿態,在人、空間、生活軌跡三者間的縫隙探勘,樣貌逐漸地勾勒,不同類型的創作工作坊亦同步操作。對於觀者而言不再是被動地觀看作品,工作坊如同向觀眾開啟一道縫隙,這道縫隙提供了更多創造性的發生可能。除了工作坊外,藝術家將邀請他者「介入」此次作品,相較於工作坊的參與更具主動性地,在她們構築的作品中剝開一痕裂縫,裂縫如同為此創作開啟一道不同視野的眼。

「縫」,做為一個破音字,既可是「縫補」的「縫」同時也是「縫隙」的「縫」,而這兩個詞在意義上卻近乎相對。「縫」本身所具備的矛盾雙義,卻提供了一種無法界定,卻又持續進行的創造特性。

縫縫工作室

縫(ㄈㄥˊ)縫(ㄈㄥˋ)為縫補縫隙的意思,藝術家試圖在不同場域和創作中覺察縫隙,溫柔如縫補般地穿針引線,來回穿梭於經緯交織的相異兩方,串連出彼此綿延的關係。有時他們亦製造縫隙,從原本密合之處劃開一道裂口,向內探勘蘊藏的核心。
該團創作類型包括身體行為、裝置、文字創作等等,將縫(ㄈㄥˊ)的實踐及縫(ㄈㄥˋ)的探索視為創作要點,並從中開展出新的藝術想像與脈絡。